首页.梁先庭个人网站

logo 一个让数据为您服务的的网站!

《乌合之众》读书笔记--梁先庭.第一章 第四节 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

作者:liangzi0 | 发布时间:2025-10-11 04:18 | 转载请注明出处 ---- 网址: xtliang.com

前面谈到的群体心理特点——群体的不理性;对观念要么全盘肯定,要么全盘否定;愿意为理想而牺牲;情绪的狂暴与极端;对独裁者的崇拜与盲目服从;对权力的畏惧;不敢讨论所崇拜对象的教义,却热衷于传播它;以及倾向于把所有不接受这种信仰的人视为仇敌——都表明,群体的情感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形式:宗教式情感。

宗教式情感具有偏执与狂热的特征,带有残暴的激情和盲目的顺从。

凡是宗教或政治信条的创立者之所以成功,仅仅因为他们能够激起群体的这种情感。被这种情感感染的个人,在崇拜与服从中找到幸福,并随时准备为自己的偶像而牺牲。 在与理性的永恒冲突中,情感几乎从未失败过。凡是被神化的英雄,只要他的人格与传奇般的声望相符,就能在历史上获得伟大的地位。

一切政治学说、神学理论或社会信条,若要在群众中扎根,必须呈现出宗教的形式——一种排斥讨论的形式。因为任何理性的讨论,对它的存在都是危险的。这样的现象甚至出现在无神论的群体中。

考察历史事件,不仅要从理性或自然的角度入手,更要考察群体信仰所呈现的宗教形式。 所谓革命,其实就是在群众中建立一种新的信仰。没有这种宗教式的信仰,即使是暴君也无法发动革命。因此,在一切社会大革命的深处,始终能看到群众热情的力量,而看不到统治者权力的影子。

【说明】

这里的“宗教式情感”并非狭义的宗教信仰,而是一种心理结构:当群体形成共同信念时,他们往往以宗教式的狂热与排他心态去捍卫它。这种现象超越了宗教领域,可见于政治、社会、乃至思想运动之中。

勒庞强调的,是情感力量在社会运动中的主导作用——理性只是事后的解释者,而非历史的推动者。


💬 评论

暂无评论,欢迎抢沙发!

登录 后发表评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