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让数据为您服务的的网站!
《乌合之众》读书笔记--梁先庭.第一章 第二节 群体的情感与道德观
作者:liangzi0 | 发布时间:2025-10-07 04:21 | 转载请注明出处 ---- 网址: xtliang.com一、群体的冲动、易变与急躁
群体的行为往往不受理性大脑的支配,而是听命于“脊椎神经的反射”——直接由情绪与刺激驱动。 他们的行动并非出自思考与判断,而取决于外部刺激的强度与方向。
因此,群体极易冲动、急躁、反复无常。 刺激一变,行动即变。至于这种冲动的程度,则因种族特性与社会环境而异。
二、群体的轻信与易受暗示
群体为何易受暗示?因为他们渴望被引导、被关注。
一个暗示的火花,往往从群体中某个个体的示意开始,经由模仿与感染,迅速扩散,形成全体的共同信念。
群体的精神状态常徘徊在无意识层面:对暗示高度敏感,对理性几乎关闭。思考、推理、判断在此失效,唯有激情、自信与冲动主宰其心。
于是,一切皆有可能发生。
群体的思维方式并非逻辑推演,而是形象化的联想。他们偏爱幻象、神话、故事、口号与标语。 这种思维通常经历两个阶段:
幻象的生成 —— 个体对事实作出情绪化扭曲。
幻象的传播 —— 扭曲的认知通过暗示传染,在极短时间内被群体普遍接受,形成“集体幻觉”。
在这个过程中,理性智力几乎不起任何作用。
历史记载也常如此,因而史书上充满了群体幻觉的痕迹。
三、群体情感的夸张与单纯
群体的情感极其简单而夸张,他们不善于怀疑,也缺乏核实的能力。
他们的暴力倾向往往源自“人多势众”的心理——法不责众,使人性深处的兽性得以释放。
愚昧与嫉妒者借此从卑微与无能中寻求解放。
然而,这种情感机制同样能激发英雄主义与献身精神。
因此,演讲者若想打动群体,应学会使用夸张的断言与情绪的煽动,而非冷静的推理。
四、群体的独裁、专横与保守
群体的情感简单、极端而偏激。
他们对观点要么全盘接受,奉为真理;要么彻底否定,视为谬误。
他们崇尚强权,对暴力表现出服从与敬畏,却对弱者鲜少怜悯。 而一旦暴君失势,群体又会立刻倒戈,将他踩在脚下。
群体既多变又保守。他们在情绪的驱动下频繁更替偶像,却又本能地维护传统。 任何可能改变其生活方式的新思想,都会引起他们深层的恐惧。
五、群体的道德
若将“道德”理解为对社会习俗的持久尊重与对私欲的自我抑制,那么群体是无道德的。 他们对弱小与无助的残忍,犹如野兽猎杀落单的猎物——因为无需承担责任,也无惩罚之虞。
但若将“道德”理解为一时的高尚情感——如牺牲、奉献、勇气、荣誉与爱国——那么群体的道德有时又异常崇高。 这种“群体的高尚”,常能令个体不惧死亡、甘于奉献。
这两种相反的表现,皆源于同一根源:无意识的支配。 它既能摧毁文明,也能推动人类的进步。
✦ 小结
群体的情感单纯而剧烈,理性稀薄而脆弱。
他们容易被煽动,也容易被感动。
容易陷入狂热,也容易献身于信仰。
正因如此,群体既是社会的破坏者,也是历史的推动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