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.梁先庭个人网站

logo 一个让数据为您服务的的网站!

《乌合之众》读书笔记--梁先庭.第一章 第一节 群体的一般特征

作者:liangzi0 | 发布时间:2025-10-05 04:29 | 转载请注明出处 ---- 网址: xtliang.com

1. 什么是群体?

在心理学意义上,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集合可以称为群体:

(1)人数众多:人数足够多,使得个体感受到一种“集体力量”的存在;

(2)可交流性:群体成员之间存在意见、情绪、行为的可传递条件;

(3)暗示性:成员可以接收他人语言、表情、行为的暗示。

当群体中出现情绪传染、行为模仿、语言暗示等心理互动现象时,群体心理才真正形成。 一般而言,自发形成的群体其群体心理与群体几乎同时出现;而由于临时任务、命令式集结的群体则其群体心理一般比群体形成要滞后。

2. 群体心理的主要特征

(1)整体性:群体心理不是群体成员心理的求和或平均,而类似于“化学反应”——个体心理是反应物,群体心理是生成物。

(2)个体弱化:群体中,个体的理性与个性被削弱,无意识与本能成为主导力量,因此群体心理更多带有种族的烙印。教育水平、智力差异在群体心理中被抹平。

(3)智力下降:群体缺乏创造性思维,只能累加情绪而非理智,因而“群体的智力低于个体”。

3. 为什么群体具有这些特征?

(1)本能的力量:人在群体中容易依附集体,形成“人多势众、法不责众”的心理,不愿独立思考。

(2)传染性:情绪和行为具有感染力,个体间的模仿与共振构成了群体心理的基础。

(3)暗示作用:类似催眠现象的心理机制,强化了群体成员的同化反应,是群体形成与行为爆发的关键。

4. 群体的双重性

群体在智力层面往往低于个体,但在情感与行动上可能更为极端,既可能表现出英雄的勇气,也可能陷入盲目的疯狂。其结果取决于所受暗示与社会环境的性质。

5. 思考

(1)“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个体”与“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”是否矛盾?

(2)“群体智力低于个体”与“一个和尚挑水吃,两个和尚抬水吃,三个和尚没水喝”是否揭示了同一心理特征?


💬 评论

暂无评论,欢迎抢沙发!

登录 后发表评论。